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岳宗恩解读《聊城公安经侦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
字号:
大 中 小



为扎实落实公安部《经侦部门便民利企十项工作指引》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制定出台了《聊城公安经侦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做到经济发展到哪里,经侦护航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一是联系帮包助企。聚焦全市重点企业特别是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建设,认真落实“项目警长”制,全市177名经侦民警结对联系企业106家,省市级重大项目37个,及时掌握项目推进、企业发展、经营动态,指导企业做好外防侵害、内防职务犯罪,用“经侦热度”换取“营商温度”。二是严打犯罪护企。围绕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影响项目建设等违法犯罪,进行严厉打击、强力震慑,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共立查涉企案件313起,破案174起,抓获嫌疑人409人,批捕72人,移送起诉474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2亿元。三是纾困解难惠企。坚持问计于企、问需于企,主动走入项目和企业,向企业宣讲政策,普及法律。围绕合同订立、融资借贷、产权保护等内容,有针对性进行法律政策解读,为企业提供经济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去年以来先后召开警企恳谈会150余场次,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倾听企业面临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积极推动解决。四是预警防范利企。按照“众防”“细防”“智防”新三防体系要求,创新工作载体,指导企业做好风险防控和安全防范工作。积极推行“两书一单”,针对各类风险隐患、行政监管薄弱环节、制度漏洞等问题,详细制作《风险预警备案单》,向有关企业、行政监管部门发送“公安经侦提示函”“公安经侦建议书”,及时揭示风险,强化情报预警,推动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深化数据赋能。依托聊城经侦一体化实战平台,依法依规做好招商引资、经营合作对象的背景核查服务,对企业投融资、招投标、签订重大合同等环节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研判,提出意见建议,有效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系数。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