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在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聊城市公安局联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警察节,向您报告”——庆祝2024年中国人民警察节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鹏出席发布会,向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报告全市公安机关2023年工作情况。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党委副书记、政委杜可心,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李宏伟,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张震,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魏丽春回答记者提问。
1
坚持守牢底线、防控风险
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2
坚持严打高压、靶向发力
一是大要案件侦破成效显著。坚持命案必破、现案快破、积案多破,全市破获刑事案件6368起,破案数、抓获数同比分别上升20.84%、27.9%,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团伙7个,27起命案现案全破,八类案件破案率99.56%,二是“小案”侦防行动战果突出。开展“破小案 保民安”小案侦防专项行动,刑事盗抢类案件同比下降25.19%,破案同比上升1.62%,破案率、挽损率、重刑率大幅提升,组织开展“集中退赃月”活动,现场退还群众涉案财物7800余万元。三是反电诈攻坚取得突破。先后三次召开全市8000人反诈攻坚推进会议,坚持“四专两合力”工作思路,电诈及关联案件破案数、抓人数同比分别上升 5.27%、11.91%,累计劝返滞留境外涉诈高危人员486人;按照“1+11+149”模式,组建预警劝阻专门队伍,配置唤醒室,176.06万条预警指令反馈率100%,返还群众被骗资金2134.77万元,切实守护了群众钱袋子。
3
坚持主动服务、优化环境
护航发展富有成效
一是深化“四个通办”改革,着力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全市11个政务服务大厅全部建成“一窗通办”和24小时“全天通办”窗口,所有户籍派出所实现“户籍+”业务办理,专门设立审批服务“网办中心”,市级52项、县级209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办”,76个高频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办”。截至目前,全市通办各类服务4.8万余人(次),非工作时间办理业务6700余件(次)。二是落实“项目警长”制度,服务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出台《全市公安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八条措施》,召开全市公安机关保护知名企业品牌警企座谈会,全面推行“项目警长”负责制,实现省市县949个重点项目全覆盖,深入开展进项目、进企业大走访活动,累计征求意见建议720余条,排查化解项目纠纷1100余起,开展防范指导2400余次。三是做实“精准温情”服务,全心护航在聊企业健康发展。树牢“交警在路上”理念,建立夜间经济护航铁骑队,走访运输企业1890家,加急办理上牌等业务2000余次,施划工业园区停车位1161个。积极推进人才落户工作,设置人才落户绿色通道,明确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针对性开展上门服务,登记外来务工人员12455人,投资经商人员1163人,为在聊外籍高管申报永久居留申请6人。
4
坚持积极探索、创新驱动
警务效能持续释放
5
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
公安根基逐步夯实
6
坚持政治统领、严管厚爱
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一是以政治引领“育警魂”。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开展“五大行动”,深入实施党建带队建基础攻坚,培树优秀品牌和示范单位73个;开展3轮政治巡察,自主研发“政治体检”小程序,5447名党员民警辅警在政治体检中追溯初心,市公安局被评为“全市理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二是以常态练兵“强本领”。聚焦省厅“十个能力”建设,常态化开展全警普学普训,举办各类培训班5次,“周末大讲堂”16期;创新开展春季全警实战大练兵,常态开展警务实战、队列礼仪、最小作战单元等训练,实战能力全面强化;按照市直干部当“专家”要求,开展专业集中培训32期,举办警种专业微课堂21期,组织多警种比武竞赛19场,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三是以严警优警“鼓士气”。坚持狠抓“三个狠抓”,严格“四项规定”,部署“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专项整治、辅警监督管理“正本清源”行动;健全“有困难找组织”工作机制,推出25项爱警暖警举措,走访民警辅警及家属59人,基层所队60个;加大职务职级调整力度,强化典型示范引领,1个集体和1名民警荣立一等功,9个集体和19名民警荣立二等功,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告别2023年,我们衷心感谢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人民警察的理解与关注,也衷心感谢媒体记者朋友一如既往的陪伴与成长。1月10日是第4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全市公安机关将围绕“坚定理想信念、锻造忠诚警魂,激励警心斗志、凝聚奋进力量,服务人民群众、密切警民关系”举办系列庆祝活动,激励全警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
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高质量护航新聊城发展、全方位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攻坚之年。全市公安机关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陪伴在人民群众身边,锚定“5841”总体目标,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和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网络安靖“四安同创”,推进“打防管控治服宣建”八位一体协同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聊城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谢谢大家。
记者提问
杜可心
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党委副书记、政委
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是公安交警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树牢“交警在路上”理念,秉持“你来聊我引路、你营商我服务”,巧用“加减乘除”运算法,有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道路交通安全“新三防”等多项经验被全国全省推广,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在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近60万辆的情况下较2019年下降46.88%。
一、服务做“加法”,巩固发展新优势。加服务,落实“项目警长”负责制,倾力服务949个省市县级重点项目,走访企业1890次、召开恳谈会97次,帮助办理交管业务950余件。加公开,全省率先成立有编制的交警公共关系大队,全国率先升级“交管12123语音服务”,建立“12123一键通”服务平台,提供八类交管业务服务,接听电话110万个,收到感谢信及锦旗120件。加护航,出台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六项措施、护航麦收十项措施,为危重病人提供暖心护航4700余次。深化文明规范停车提标行动,完成1.5万个停车位升级改造,交通管理领域突出问题热线同比下降20.67%,重点小区停车秩序热线反映下降50%,车管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2.64%。
二、简政做“减法”,拓展惠民新路径。减材料,扎实推进“一证、一网、一窗、全天”四个通办,对补换领驾驶证等18类车驾管业务“一证即办”,已办理“一证即办”业务260万余次,为群众节约办事材料300余万份。减流程,49项交管业务网上办理,通道式上牌实现“裸车进、带牌出”,开辟周末“绿色通道”,新增考场18处、消除积压26万人,建设警邮、警保等服务站279家,96家机动车检测机构实行“交钥匙”服务,实施“车检一件事”改革,搭建网上精准导办平台,电子档案实现线上查询,建立“警银警邮协作”新机制,全市推广机动车线上抵押解押。减时限,全省率先承诺24小时内(含周末、节假日)完成审批,城市货车通行时间延长到19个小时,高峰禁行范围缩小50%以上。
三、创新做“乘法”,激发保障新动能。科技赋能,搭建“云哨”实时预警、违法“鹰眼”检测等六大系统,其中“云哨”累计提示疲劳驾驶、不系安全带等违法196万次,对52万起交通违法信息适用首违不罚。创新赋能,坚持倾听民声、汇集民智,组织网评员293人,年均发布网文6600余篇,《五声同频构建阳光政务“新声态”》被评为全市“十大创新”优秀改革案例,调研成果荣获市政府一等奖。法治赋能,全省率先将骑乘电动车佩戴头盔、载货三四轮车不得载人等执法难点纳入立法,劝导查纠低速电动车21万人次,《以法治思维攻破全市低速电动车交通顽疾》入选法治政府十大创新案例。
四、畅安做“除法”,建立共治新格局。众防除患,设立聊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型治理”中心,构建“五级书记”综治体系,突出一盔一带、一驾一乘、一老一小、一灯一带、一早一晚“五个一”重点,向县党政“一把手”通报66次,对141个乡镇亡人事故排名通报。细防除患,深化实施马路市场整治、千路万盏、视距提升、右转必停四大工程,清理马路市场214处,增设爆闪警示灯1.5万盏、支路哨兵1108个,整改视距不足隐患5024处,平交路口和内轮差事故分别下降40%、71%。智防除患,推出研判报告410期,与山东警察学院战略协作,一县一策量身定做排查整改方案,排查隐患点段1056处2011公里,整改完成率100%。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坚决扛牢责任,开拓创新,勇于突破,永不满足,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让各类市场主体在聊城放心经营、 安心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记者提问
李宏伟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
去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树牢主责主业意识,充分发挥打击职能作用,始终坚持“零容忍”理念,持续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特别是把侦办大案要案骨头案放在首要位置,快侦快破、妥善处置各类现行命案,实现了命案现案全破,八类严重暴力案件破案率大幅提升,我市大要案件侦办工作成绩位居全省前列,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在命案侦破方面。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置于重要位置,按照命案必破、现案快破、积案多破的目标要求,严格落实“一长双责”“一长四必”等工作机制,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先后成功侦破多起杀人案件,快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2023年,全市公安机关共立命案现案27起,全部破获,命案现案破案率100%,同时侦破了命案积案9起。我市命案侦破成绩位居全省第1名。
在八类严重暴力案件侦破方面。市局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侦办工作的意见》,以“命案必破”为引领,突出从严从快标准,着力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各种侦查手段和资源,始终保持主动进攻态势,全力实现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现案快速侦破。2023年,全市公安机关共立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228起,破获现案227起,破案率99.56%。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主责意识,持续发挥严打主力军作用,全面提升大要案侦办水平,全面提升严打严重暴力犯罪水平,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和实实在在的成绩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平安聊城建设贡献公安力量。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记者提问
近期,很多市民反映深夜看到很多警察不惧严寒在逐车拉门,让市民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请详细的介绍下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张震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期,聊城市公安局结合冬季治安特点,以众防、细防、智防“新三防”工作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拉门行动”,全力挤压侵财类违法犯罪活动空间,切实保护群众财产安全。
一是拉好汽车门。组织夜巡警力和派出所值班警力,同时积极发动保安、“聊城二哥”等群防群治力量,持续在每晚凌晨时段对停放在沿街路面和地下停车场车辆的落锁情况进行重点检查,通过“随手拉门”的方式确认车主是否安全落锁关窗,对没有落锁关窗、忘拔钥匙等情况,第一时间联系车主赶到现场,并及时开展安全教育,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整改”,最大限度降低发案机率。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出动巡防力量9800余人,检查车辆51000余辆,发现车门未上锁、车窗未关闭车辆近7000辆。
二是拉好商铺门。将沿街商铺作为巡逻的重点,分时段检查沿街商铺锁门情况,尤其是对监控盲区的商铺进行重点检查。督促个别经营业主更换或加固破旧不安全的防盗门窗,杜绝防盗门窗不防盗问题发生,并鼓励引导安装监控视频、无线报警设施,进一步提升商铺防盗等级。截至目前已发现未上锁商铺51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拉好单元门。组织派出所社区民警辅警和物业保安等力量,在常态开展内部巡逻的同时,对小区楼道、车库门和储藏室进行检查,发现17家未锁门储藏室。此外临近年关,积极向小区业主宣传防火、防盗、防骗、防诈小常识,提醒广大业主提高警惕,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
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提高防范意识,离开车辆、商铺、小区之前,务必细致检查,确认关好门窗玻璃,锁好车(店)门,车内尽量不要放置贵重物品。聊城市公安局将继续从细小之处着手,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遏制各类隐患苗头,为全市人民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记者提问
魏丽春
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
去年以来,市公安局立足职能、积极作为,创新实施“项目警长”负责制,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保护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当好项目建设“守护员”。树牢“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就服务保障到哪里;项目推进到哪里,警务就跟进到哪里”理念,积极对接市发改委,按照“一个项目、一名联系局领导、一位项目警长”原则,为全市所有省、市、县重大项目逐一配置分包局领导和项目警长,积极构建“全市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制定出台《项目警长“七个一律不准”》《“亲清”警商关系正负面清单》,严肃工作纪律,坚决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明确“项目警长”每半月至少与项目负责人通一次电话,每月至少到企业开展一次走访调研和安全大检查,及时了解项目需求、消除安全隐患。持续提升公安执法质量、执法满意度和执法公信力,累计开展执法专业培训110次,培训人员1170余人次,对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社会危害不大的涉企案件,全面落实快速办理机制,为177起情节轻微、首次违法、无主观过错的涉企行政案件不予处罚,最大限度减少对企影响。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