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公安经侦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实施以来,全市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做到经济发展到哪里,经侦护航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工作成效显著。
一、联系帮包助企,及时提供便利服务和安全保障。聚焦全市重点企业特别是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市局“项目警长”制,结对联系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及时掌握项目推进、企业发展、经营动态,指导企业做好外防侵害、内防职务犯罪,用“经侦热度”换取“营商温度”。
二、严打犯罪护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影响项目建设等违法犯罪,进行严厉打击、强力震慑,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共立查涉企案件304起,破案226起,抓获嫌疑人524人,批捕105人,移送起诉522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85亿元。
三、纾困解难惠企,做实助企安商举措。坚持问计于企、问需于企,主动走入项目和企业,向企业宣讲政策,普及法律。围绕合同订立、融资借贷、产权保护等内容,有针对性进行法律政策解读,为企业提供经济法律法规咨询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召开警企座谈100余次,走访排查400余次,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倾听企业面临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积极推动解决。
四、预警防范利企,常态发布风险预警提示。按照“众防”“细防”“智防”新三防体系要求,创新工作载体,指导企业做好风险防控和安全防范工作。积极推行“两书一单”,根据发现的某类案件多发、行业经营隐患、企业员工违法等情形,向有关企业及行业协会制作发送“公安经侦提示函”223份;根据发现的监管隐患致权益损害等风险情形,向行政监管部门、其他警种制作发送“公安经侦建议函”57份,并跟踪回访,妥善处置企业风险45起,避免了多起刑事案件发生,减少潜在损失1700余万元,开展联合宣传预警120次,共同研究落实风险防控措施,打造事前提醒指导、事中依法监管、事后动态跟踪的全链条执法服务模式,全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